國中教育會考 數學科考試內容

2022.08.24

一、考試內容

(一)數與量。
(二)空間與形狀。
(三)坐標幾何。
(四)代數。
(五)函數。
(六)資料與不確定性。
 

二、說明

  教育會考數學科試題依據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》數學領域,第四學習階段的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命題,考試內容分成數與量、空間與形狀、坐標幾何、代數、函數、資料與不確定性等六大主題,評量目標則涵蓋不同深度的學習進程。除此之外也參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理念,力求試題能夠貼近真實情境,期待學生展現出「識別現實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」、「將數學運用到現實生活情境解決問題」、「將問題解答轉化於真實世界」等數學素養。
 

三、數學非選擇題

教育會考數學科非選擇題型說明如下:
 
1. 評量理由:
 
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數學領域除了重視數學概念、演算能力、抽象能力及推論能力的培養外,也重視數學溝通能力;其中部分能力的培養更須藉由解題過程中各步驟合理性的探討,方能養成。若僅限於選擇題題型,數學溝通能力中與「表達」相關之重要學習能力指標,皆不易有效地評量。
 
此外,受以往國中基測數學科只有選擇題型的影響,造成部分教學現場過分強調選擇題型的練習,甚至只著重在如何解選擇題技巧、訣竅,而弱化了學生演算或推論等相關能力的學習。
 
教育會考為國三學生學力檢定工具,數學科依據課程綱要內涵,設計非選擇題型之試題,評量國中生的數學溝通能力,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數學能力表現,同時也有助學校教師的教學。
 
2. 評量能力、評分規準及評分流程:
 
(1)評量能力
 
評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題,並表達其解題思維過程與說明理由的能力。
 
(2)評分規準
 
評分規準是閱卷委員評分的依據,數學科非選擇題評分考量的重點,是學生解題過程中「擬定策略」的適切性與「表達過程」的合理、完整性。其中「擬定策略」是指學生察覺題目條件要素,將題目轉化成數學問題並擬定解題方法;「表達過程」是指呈現解題步驟、以及推導/推理、解釋的表達。以下為各級分規準描述:

級分 規準
三級分
1.策略適切,解題過程完整或大致完整,且結果/結論大致正確。
2.策略適切,解題步驟出現不影響解題過程的瑕疵,但呈現大致完整的推導/推理或解釋,且結果/結論大致正確。
二級分
1.策略適切或方向正確,解題過程不完整,部分步驟缺乏合理性,但結果/結論大致正確。
2.策略適切或方向正確,解題過程大致完整但出現錯誤,結果/結論合理。
3.策略適切或方向正確,解題過程中呈現部分推導/推理或解釋,但未得出正確的結果/結論。
一級分 1.缺乏明確的策略,呈現部分的解題要素,但欠缺適當的推導/推理或解釋。
零級分 1.策略模糊不清;解題過程空白或與題目無關。
(3)評分流程
 
學生每題的作答反應均經兩位評閱委員評閱,若兩位委員評定結果不同,則由第三位委員進行複閱,若複閱級分與前兩閱級分不一致時,該作答反應則由核心委員組成的疑問卷處理小組進行討論,決定最後級分。

 
資料來源:國中教育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