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再說國文、英文沒範圍?先找對考試方向,不用吃老本!

2021.11.03


別再說國文、英文沒範圍,而是要找對考試方向,再用最適當的方式來準備
(圖 / freepik)

學測國文英文科不但是最多大學科系採計的項目,隨著大考新制上路,國文跟英文科的成績會沿用到指考分發,等於只考一次就要定生死。很多人都認為國文、英文科沒有範圍,看過的題目或文章都不會再出現,所以只能吃老本,根本就沒辦法準備,真的是這樣嗎?
 
事實上還是有跡可尋的,不然你現在回頭去看國中的大考題目,還是能看出考題難度的差異,對吧?所以別再說國文、英文沒範圍,而是要找對考試方向,再用最適當的方式來準備。

把國文當物理課,分門別類的準備
 
先從國文科開始,國文課的教材都是以一篇課文為單位,所以好幾冊念下來,不同的年代、文體跳來跳去,平常考試又都是默背課文,或是考解釋,偶爾穿插一些國學常識,一定會覺得雜亂無章,等到大考的時候,每一題都是第一次看到的文章,大腦也很難馬上連結到這是你過去曾經學過的東西。
 
因此,在準備的時候,應該要把國文當成物理課,比較綜觀的、分門別類的來念,把文體流變按照詩、詞、曲、散文、小說...等分成 20 個分類來學;另外還要根據作者來分類,假設某個年代有最重要的 10 個作者,那會是誰?有哪些著作?大概知道脈絡就好,不要求每一篇都背起來。
 
有了分類以後,就開始從近 5 年的考古題來觀察,哪些是大考中最常出現、占比最高的,就代表他的重要性越高,好好準備就對了,雖然前面提到考試很難每次都給你看過的文章,但如果你對這個文體是熟悉的,就算是第一次看,你也會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,跟他會用什麼脈絡來呈現。
 
英文光看沒用,測驗才能證實自己的能力
 
至於英文科講求單字、文法、閱讀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要達到一定的程度,所以可以直接反過來從題目來測驗自己的能力到什麼程度,在根據自己的弱點去加強。
 
在做考古題的時候,首先最重要的還是單字量要夠,看不懂就沒辦法了,所以要找到自己背單字的方法,而且不能只用看的,而是要用小測驗來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會,比如小卡、看中文答英文、看英文答中文都可以。
 
字彙量要達到什麼程度呢?寫歷屆學測題的時候,沒有你不認得的字,模擬考會出現過難的字,所以你至少要跟的上歷屆考古題字彙的難度,就算出現看不懂的字,也要能從前後文去推敲出可能的意思。
 
第二個,在看閱讀測驗的時候,就算是一則小論文,比如談大腦的運作,你都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小故事來看,快速找出人事時地物這 5 個元素,掌握文章在談論的故事主體是誰?他怎麼了?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?把它的畫面想像出來。
 
如果連考古題的題目都沒辦法想像,代表你有兩個問題,第一個是前面講的單字量不夠多,出現了你根本就不懂的東西在故事裡;另一個就是時態跟文法的問題,你可能很難判斷一件事情到底是發生在之前還是之後,如果你在這篇文章看不懂,你看到一樣的文法出現在別的文章時,你也會看不懂。
 
國文英文科不是只看長期的累積,就算先天能力不夠好,只要掌握考試的準備方向,就有機會以最少時間取得最好的結果。